每一次的上課,在老師的專業回饋與引導的過程,不僅是讓我的彈琴技巧一步一步的修正與提升,也讓我在音樂中享受極愉悅的感受。今天,老師仍然以他的專業指導,用類似「反差」的方式,讓我練習「肩膀、手臂」的放鬆,讓我的身體用不同的角度,記住,如何讓力量集中在手指。此外,今天在徹爾尼52首,則是繼續練習「連音」的技巧,從本來就相對熟悉的「慢」,及,讓意念預備「下個位置」,再到用聲音記錄的音波的變化形狀,盡可能的讓我的意念帶出我的指法,讓我能展現出樂句的音形。其中,如何讓我的手指能像章魚吸盤一樣的吸住琴鍵,也是個相當容易理解的引導,讓我的課後練習,能因為這些「引導與解說」,練的更精確。
在徹爾尼的53首,老師精確的聽出某些「樂句」的拍點不夠正確。相當擅長教學與回饋的老師,讓我從我能正確掌握拍點的第四小節開始練習,重新校準。這些回饋對我來說,都是有效穩定住我的「節奏」與視奏的能力。
53首練習曲,還有一個我自己練習時的盲點,就是左手的跳音沒有讀出來。這部份,老師給了我一個「觸鍵」練習的概念,包括「慢觸鍵」的方式,讓我再次練習,如何透過第一個指節捉出「跳音」。關於觸鍵,在鋼琴小曲集裡也有一個應用,就是用意念展現「聲音」沉下去的音色。我也很喜歡老師在引導過程中,總是會示範引導不同的音色,讓我的耳朵能聽見不同的觸鍵帶來的不同音色。這些練習的歷程,的確讓我聽見音樂的豐富。
謝謝老師專業的引導與回饋。
繼續搬運為人師表的N種境界😗。4懂心理,且能順應人性。能針對學生不同的狀態,適時給予鼓勵或批評。最怕那種“打著都是為你好”的旗號。讓你覺得老師已經很盡力了,奈何自己太無能,根本就不配做他學生,不配學習如此高大上的藝術。
鑒定好壞老師的唯一標準。好老師能讓你自己覺得很好,能讓你持續保有積極樂觀的學習熱情。📌沒跟林老師學之前,其實我是一個沒什麼自信的人,可能成年人都這樣呀,一把年紀來學琴,腦子慢,手也跑不快,以前的老師還說我,你這樣以後彈不了多少古典,你打算以後只彈流行嗎?雖然我是因為流行想學的鋼琴,我也不介意以後只彈流行,但被一個老師這樣講,也算雪上加霜吧?沒有童子功的成年人注定彈不好古典。但是和林老師學琴後,老師非常鼓勵學生,也給很多機會學生彈自己喜歡的曲子,和老師學琴的兩年裡,彈了好多自己喜歡的曲子,那些曲子我以前覺得這輩子都沒資格學,沒想到老師願意教我,陪著我磨,我開譜開得慢也從來不會不耐煩,擺臭臉,在老師的鼓勵和教導下,我現在的膽子可是越來越肥了🤣,而且比以前有自信很多。老師覺得只要好好練習,沒有不能彈的曲子(雖然我也不至於那麼天真覺得真的什麼都能彈),但我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老師,他讓我看到雖然我小時候沒有機會學琴,長大30好幾零基礎開始學鋼琴,也是有無盡的可能的(而不是只能回歸彈流行)🥹🥹。 (未完待續)
剛上完第20堂課了🥳 回顧這段日子,林老師的教導不僅僅是彈奏技巧,更是全方位的音樂藝術啟蒙,每次學習新的曲子,總是驚嘆於老師對各類曲目的精通,不論任何時期的作品,老師都能手到拿來的即時完美示範,並深入淺出地講解背後的歷史背景、作曲家的創作故事,以及不同時期的演奏風格等;老師不僅教會我正確的手型、發力方法(跟線下老師五年也從沒指出過😮💨),更為我打開了理解樂曲的新視角。
而最讓我感動的是老師那份耐心🥺🥺每當遇到困難段落,我總要笨拙地一遍又一遍地改正練習,老師從不會表現出不耐煩,反而會用不同的方向引導我,直到我真正掌握要領。老師的循循善誘,讓我在挫折中看到希望,在困惑中找到方向。
感謝老師不只教我彈奏,更教會我如何欣賞音樂、感受音樂。林老師專業中不失幽默的教學風格,讓我每一堂課都充滿期待與收穫,謝謝林老師。